村子里6户人家+炼铁厂,一共埋藏7具缺失一部分的干尸。

凶手就是在这么一个隐秘的地方,接连进行连环凶杀,而且将被遇害者的肢体如干尸一般的砍去。

这个单元,绝对给当年还很小的童鞋们的幼小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而仅以本身这个单元的设计来说,质量也相当不错。

故事主线

与另一个童年阴影,第二单元的血祭坛不同,隐逸村之谜是涉及到故事主线的,就是最后一单元的狸猫换太子。

另外,少包一共7个单元,隐逸村是第3个,属于剧集中段,本身也是肩负一个承上启下的任务。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将剧情带入主线,但又保留更多的悬疑感,是头号重点。

在这里,隐逸村之谜所采用的方式,是尽量地将背景跟剧情联系性削弱。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比如说,隐逸村里隐居的七户家庭,原本就是当年负责狸猫换太子的大内高手崇庆七鹰,他们在调换完太子以后担心被杀人灭口,因此拖家带口地跑到这村子隐居。

这是背景设定。

而实际凶杀案的剧情,跟背景的关系却极其薄弱。

复仇的动机是因为老二不想隐居,其余五人于是要联手灭口,最后爱慕老二女儿的老七趁机在大火里救出了她,而女儿的孩子长大后回来复仇。

剧情跟背景的唯一关联就是“不想隐居”,其他关于为什么七人要隐居?为什么老二一旦不想隐居,其余几个结拜的好兄弟甚至都要亲手杀了他全家?这当中涉及到什么原因?

这些都是在这个单元里留下的悬疑点,也是为最后主线的铺路。

从设计上来说,的确非常高明。

作案手法

隐逸村之谜的具体杀人手法并不怎么高明,因为有暴雨梨花针这大杀器,基本就是趁人落单的时候直接暗算就搞定。

唯一值得探讨的,肯定就是干尸之谜了。

6具完整干尸变成7具有残缺的干尸,要怎么做才能做到呢?

如果是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的想法肯定是,拼凑啊,把6具里缺少的那一部分拼凑起来,不就成了第七具了吗?

在剧里,包拯一开始也是按照常人思维这么想,然而结果却是这个“拼凑论”行不通。

为什么?

因为如果把前面6具各截取一部分拼凑的话,是不会有任何部位缺失的,那刚好就是一具完整的身体,所以那拼凑出来的第七具干尸,是不会有任何残缺的。

然而现实里是七具干尸,全部都有残缺,而且所缺的部位都不相同。

而谜底也是很出乎人意料之外。

实际上,手法还是拼凑,不过是“移花接木”。

比如,先从6具干尸分别截取一部分,然后把第一具截取的按到第二具身上,第二具截取的按到第三具身上,以此类推。

结果,就是6具尸体变成了7具,而有一个人死里逃生没被发现。

不要说当年看这剧时年龄很小,就算是年纪大一点的,也未必看第一次就能猜中这个手法。

而当初包拯破解出这一手法的时候,真的令人吃惊,因为这个看似简单,实则这种思路不是说谁都能有的。

案件取材

很遗憾的一点是,隐逸村之谜基本完全照搬日本推理动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里的“异人馆村杀人事件”。

而且,不但是案件的手法完全照搬,甚至连很多设定,比如人物的动机都无一例外地照抄。

当然,事实上“异人馆村”也是抄了另一个作家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事件”,但金田一只是抄了6具干尸拼接成7具的核心手法,而少包则是连角色设定跟动机都全部抄了。

这样一来,也导致其中出现了不少漏洞。

比如,吊床升起剪头那一段,金田一里是借助汽车上的绞盘来转动才能把一张大床升到屋顶的位置。

但少包是古代,没有汽车,于是就变成了凶手人力提起一张大床到屋顶,而且因为需要用另一只手作案,意思就是凶手只用了一只手就把一张床+人拉到屋顶.....这力气估计是修炼过龙象般若功。

不过,事实上因为“异人馆村”的故事实在太出彩了,而且环环相扣,大做改动的话,功力不够就会弄巧成拙。

这么一来,还不如全部照搬,只在背景设定里加上一些主线的元素。

严格来说,这是很聪明的做法,而且效果也很好,不过就算有些许创新,本质依然还是照搬人家的,这点依然要批评,包括金田一照搬占星术那里也不例外。

《少年包青天》的7个单元,其实质量参差不齐,隐逸村算是其中比较好的,但也有一些很拉胯的。

下次再聊聊其他质量比较高的案件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