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罄”的“罄”不读qìn,正确读音是什么?“罄”又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字源故事呢?

九州好人

2025-08-17

发布于辽宁 | 转藏

展开全文

售罄的意思是指商品全部卖完,然而很多人常常把它误读成“qìn”,还有的将它和“坚如磐石”的磐混淆误读成“pán”,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qìng”,音同“庆”。

罄(qìng),是一个形声兼会意字字,《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罄,器中空也”,意思器皿里面没有东西。

罄(qìng)由殸(qìng)和缶(fǒu)两部分组成:

缶(fǒu),作形旁表意,在古文字形中我们可以看到下半部图形类似于我们在博物馆中常常见到的古代陶罐,表示这个字的本义与陶瓦器物有关,如常见字:缸、罐、缺、罂等。

“殸”(qìng),作声旁表音,上半部的“殸”是“磬”字的初文,古文字形中在架上悬挂着打击乐器,右侧是一只手拿着木棍释义敲打。因此也有人认为“殸(磬)”在这里也有表意功能。

所以结合字形理解起来就是敲打空的瓦器可以发出声音,就如同击磬一般。本义是器物里没有东西,引申义为用完、用尽的意思。

那么你知道和“罄”有关的成语“罄竹难书”的故事吗?

在隋朝末年,隋炀帝暴政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其中瓦岗起义军中有一个叫李密的人,才能过人,他游说瓦岗起义军首领翟让,建议联合全国各地起义军共同反抗隋炀帝,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后来李密在起义军的地位一步步上升,并最终取得了全军领导权,被称为魏公。

李密取得大权后,为了给予风雨飘摇的隋朝最后一击,李密在率领联合军进攻隋都洛阳的时候,发布了一篇讨伐隋炀帝的檄(xí)文,号召全国的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共同推翻隋朝的统治。

在檄文中李密历数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之后写道:“罄(qìng)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意思是说,把终南山所有的竹子砍来制成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用尽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

起义军节节胜利,隋军节节败退,最后隋炀帝自杀,隋朝灭亡。

成语“罄竹难书”由“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缩略而来,人们常用它来形容某些人罪大恶极,所犯的罪行多得写不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微信

献花(0)

+1

来自:

九州好人

>

《养生》

举报/认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