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消息,《自然·地球科学》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里可能发生过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地球内核表面的附近。研究团队表示,最有可能导致这一过程的原因是,下地幔底部密度异常的牵引力,或是外核对流产生的拖曳力,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才能提供更确定的解释。

另据红星新闻消息,据BBC报道,内核和外核的边界似乎非常有可能发生形状变化,因为那里的内核接近熔点。维戴尔称:“内核形状发生变化”听起来真的很像是科幻小说才有的情节。除了内核形状变化外,此前还有研究表明,内核在2010年前后从比地球其他部分转得更快变为转得更慢。

维戴尔预测,内核可能会一点点吸取液态外核中的金属物质,数十亿年后,整个地核将凝成一个固态金属球体。届时,地球的生命将会结束。不过维戴尔同时补充称,可能在那之前地球就已经被毁灭了。而对于地球内核变化可能对人类目前生活带来的影响,维戴尔称几乎不会造成影响。

综合科技日报、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