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停止,80-90%是由於心室纖維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所引起。因此如何制止VF,而不致演變成無法挽救之心跳停止,是急救的重點。病人發生心室頻脈(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且摸不到脈搏,稱為無脈性心室頻脈(Pulseless VT)。其治療方式與VF相同。因此VF與Pulseless VT常被視為同一種致命性心律不整。儘早使用電擊器,去顫術(Defibrillation)及給予有效的CPR壓胸,是治療VF及Pulseless VT最有效之方法。延遲一分鐘電擊VF,病人存活率減少7-10%。去顫電擊之前先壓胸CPR,但至目前2011為止,並沒有明確研究顯示,需要壓多久CPR再給電擊比較有效。目前做法:先壓CPR,直到有電擊器可派上用場為止。在急救過程中,應隨時注意病人之變化,包括生命跡象,應同時思考尋找臨床之診斷,包括了5H5T。應事先熟悉電擊器,避免急救時,第一次使用自己不熟悉之電擊器。電擊之後之藥物治療Epinephrine,Vasopressin,Amiodarone,Lidocaine,MgSO4,Procainamide,應熟背其使用時機,作用機轉,使用劑量及使用注意事項。強調『Chain of Survival,生存鏈』之觀念:儘快求救,CPR,儘快電擊,施行ACLS,及急救後之加護醫療。
Hypovolemia(循環容積不足)Tamponade(心包填塞)Hypoxia(缺氧)Tension Pneumothorax(氣胸)Hypo/Hyperkalemia(低/高血鉀)Toxin/ Tablets drug overdose(毒素/藥物過量)Hypothermia(低體溫)Thrombose lung(肺栓塞)Hydrogen ion (Acidosis)(酸中毒)Thrombose Heart(心肌梗塞)引起心跳停止之臨床疾病 (5H5T)
使用去顫電擊之目的
利用電擊,而使心臟之電氣活動全部停止,處於完全無電氣活性之狀態,亦即造成無心跳收縮,使心肌細胞混亂之活性完全消失。電擊後,引起短暫的心跳停止,好讓自然的節律細胞(nature pacemakers)恢復,再度取代控制心臟原有正常之跳動。VF時,心臟沒有收縮,沒有心輸出量。冠狀動脈血流停止輸送。目前(2010)的研究顯示,必需給予有效的CPR壓胸,使胸廓內壓力及血液回流增加,讓心臟得到血流供應,避免心肌缺血過久,反而降低了去顫電擊的成功率。因此,每次去顫電擊之後,立即給予CPR壓胸,盡量避免急救中斷。
VF/Pulselss VT的急救處置流程
呼叫急救,立即壓胸 CPR:
發現病人無反應,無意識,無脈搏及呼吸時,呼叫請求電擊器支援。馬上給予基本救命術之CAB方式,先行壓胸急救,立即給予五次循環之CPR壓胸,等電擊器來了之後,再予以電擊。
*若病人先前已裝置心律監視器,如加護病房病人,突然沒有反應,EKG出現VF,經確認後,則應先電擊去顫。
裝上AED或一般電擊器觀看心律(Paddle look):
將電擊器電擊板置於病人胸骨及心尖,此時出現的電擊板心律(Paddle Rhythm),若為VF/VT,則依下列方式治療:
雙向波電擊器:以200 J電擊一次。舊型的單向波電擊器:則用360 J。電擊後,給予CPR壓胸,同時給予氣管插管,裝上心律監視器,再觀察心律,是否需要再電擊。(同時進行放入靜脈管路,CPR持續。)若仍然是VF, 則電擊200 J, 再CPR壓胸。然後給予Epinephrine 1 mg經由 IV或IO。(Epinephrine 1 mg IV每3-5分鐘給一次。若是Asystole可併用Vasopressin 40 U (2019)注射Epinephrine之後,再一次電擊,之後再CPR。接著給予Amiodarone (Cordarone) 300 mg IV/IO push, 必要時,3-5分鐘之後,可再給予150 mg IV/IO。
(* 如果沒有Amiodarone,可以使用Lidocaine,初劑量為 1 mg/kg, IV/IO push, 然後降至0.5 mg/kg,IV push,總共可以給予三次劑量,總劑量為 3 mg/kg.)。
以上藥物注射之後,給予五個循環之CPR。然後,觀察心律,是否需要再電擊。如果心律仍然是VF,再回到第(4)程序,電擊200 J。以此類推。如果不是VF, 有可能出現之心律包括:
(a) PEA→以PEA方式治療。
(b) Asystole→以心跳停止方式治療。
(c) 其他有脈搏之心律,也就是患者恢復自發性循環,則繼續評估生命跡象:血壓,呼吸,脈搏、皮下血氧飽和度(SpO2),意識,體溫, 二氧化碳壓力(PETCO2)。持續保持呼吸道暢通,給予適當藥物,包括升壓劑,或輸液補充,心律不整之藥物。
(d) 如果是Torsades de pointes,給予MgSO4,劑量為1-2 gm in D5W, IV/IO push or 滴注24 小時。
VF/ VT之電擊治療
VF之電擊,目前建議直接以200 J電擊一次(此為雙向波電擊器之電擊能量;若是舊型的單向波電擊器則為360J)。電擊器再充電,電擊,到檢查脈搏,需要37秒。這種CPR中斷,會減少冠狀動脈血流之灌輸量,造成更嚴重之心肌缺氧。電擊之後,立即給予壓胸。若是發生在院外之VF,則先給予五次回合之壓胸CPR(5 cycles of CPR),等電擊器來了之後,再予以電擊。電擊之模式,是屬於去顫電擊(Defibrillation),而非同步整流之電擊(Cardioversion)。一般傳統式的單向波電擊器(Monophasic Defibrillator)以360 Joule電擊一次。新的雙向波電擊器(Biphasic Defibrillator)以200 Joule電擊一次。目前雙向波電擊器各家廠商並沒有統一規格,其焦耳數從120-200均有。有些機型的「內定能量」即為200 J。對於VF一次去顫電擊的成功率大於90%。電擊時,操作者應明顯口頭指示『即將電擊』,並要求其他人員不要靠近病床,確定清場之後,再行電擊。電擊板面積越大,電流穿過胸廓阻力越小,電擊越能成功。一般成人電擊板大小面積為直徑8-12 公分。一至八歲的孩童電擊VF的能量為2 J/kg,可加強到4 J/kg。使用雙相波電擊器的成功率為48%,使用單相波電擊器的成功率為18-50%。事先必需瞭解電擊器的功能及操作。如果對電擊器生疏不熟練,操作不當,無法發揮電擊器之功能。沒有作用之電擊器,等於病人死亡一樣。『A dead defibrillator means a dead patient!』
分享此文:Tweet
按一下以分享到 Telegram(在新視窗中開啟)
Telegram
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
列印
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
電子郵件
更多在 Tumblr 上分享喜歡 正在載入...
相關
作者: 林世崇醫師 Alex Lin, MD, FACC
區域教學醫院副院長,聯新醫療集團 上海禾新醫院副院長,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成大醫院心臟內科擔任兼任主治醫師,心臟專科醫師及專科指導醫師, 重症醫學會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專科指導醫師,急救加護醫學會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及專科指導醫師
瀏覽 林世崇醫師 Alex Lin, MD, FACC 的所有文章